長沙高壓電工證考試
301 原理接線圖的讀法:先找啟動線圈,再找相應觸點。 √
302 二次回路開關電器的觸點采用開關閉合時的狀態。 ×
303 端子排垂直布置時順序為從上至下,端子排水平布置時,順序由左至右。 √
304 變電所開關控制、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和信號設備所使用的電源稱為操作電源。 √
305 相對編號法,基本原則為甲中有乙,乙中又有甲。 √
306 蓄電池是以儲蓄電能的,它能把電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起來,使用時再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釋放出來。 √
307 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系統故障或正常運行情況下動作的一種自動裝置。 ×
308 中央預告信號只有直流操作。 ×
309 電力系統微機保護主要是計算機、輸入輸出接口、入機聯系、軟件等構成。 √
310 磁電式儀表的靈敏度和精確度較高,刻度盤分度不均勻。 ×
311 電磁式儀表的精確度較低,刻度盤分度不均勻。 √
312 電動式儀表可直接用于交、直流測量,但精確度不高。 ×
313 感應式儀表用于計量直流電能。 ×
314 0.5級儀表的引用誤差為0.5%。 √
315 0.5級準確度即表示誤差為±0.5%。 √
316 測量交流電時,電流表應與負荷串聯在電路上。 √
317 萬用表測量直流電壓時,將表的“+”接電路的低電位點,“*”端接電路的高電位點。 ×
318 由于電壓表的內阻非常大,串入電路將使電路呈短路狀態。 ×
319 萬用表由電磁式表頭、測量電路及轉換開關等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
320 萬用表轉換開關如需調整,應在停止測量情況下進行。 √
321 如果將歐姆調零器電位器旋鈕向右旋盡,指針仍不能達到右側的零刻度上,則說明表內電池容量不足,需要更換新電池。 √
322 萬用表指針右刻度上的指示值為10,轉換開關的擋位R×100,則此電阻的數值R=10×100=1000Ω。 √
323 用歐姆擋測量晶體管的正反向電阻或極性時,應選用R×1K或R×100擋位。 √
324 切記在未退出鉗形表的狀態下轉換量程開關。 √
325 兆歐表一般用來測量電路、電機繞組、電纜、電氣設備等的絕緣電阻。 √
326 如果沒有兆歐表也可用萬用表的R×10K擋來測量設備的絕緣電阻。 ×
327 搖表主要由兩部組成:一部分是手搖直流發電機,另一部分是電磁式流比計測量機構。 ×
328 兆歐表在使用之前的指針應停留在零位。 ×
329 測試前先將兆歐表進行一次開路試驗和短路試驗,開路試驗時指針應在指“∞”處,短路試驗時指針應指在“0”處。 √
330 鉗形表的額定電壓不能低于被測線路的電壓。 √
331 接地電阻測量儀電位探針和電流探針應沿直線相距20m分別插入地中。 ×
332 接地電阻測試儀表內能發出110-115Hz、100V左右的直流電壓。 ×
333 離接地體越遠,電流的密度越小。 √
334 接地電阻測量前,應拆開接地干線與接地體的連接點。 √
335 接地電阻測量時將儀表平放,檢查檢流計指針是否指在中心線上,否則用調零器將其調整與中心線。 √
336 使用接地電阻測試儀當檢流計的指針接近中心線時,減慢搖動手柄的轉速,然后讀數。 ×
337 測量交流電路的有功電能表是一種感應式儀表。 √
338 機電式電能表是一種積算式儀表。 √
339 單相電能表內的電流線圈與負載串聯,電壓線圈與負載并聯。 √
340 三相三線有功電度表僅可以測量三相對稱負載有功電能。 √
341 三相三線有功電度表不可以測量三相對稱負載有功電能。 ×
342 三相四線有功電能表經電流互感器的接線就電流關系而言,電度表的電流線圈是并聯在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上的。 √
343 三相三線式電能表的額定電壓有380V、380/220V和100V三種。 √
344 電度表應垂直安裝,若上下兩列布置,上列表箱對地面高度不應超過2.1m。 √
345 凡經電流互感器接入的電度表,其讀數要乘以互感器的變比才是實際讀數值。 √
346 三相有功電能表經電流互感器接線的有三相三元件和三相兩元件兩種。 √
347 配電線路和電氣設備的帶電部分如果不便于包以絕緣或者單靠絕緣不足以保證安全的場合,可采用屏護保護。 √
348 屏護裝置有永久性的、臨時性的、移動性的多種方式。 √
349 架空線路所用的導線全都是裸線。 ×
350 配電裝置的長度超過6m時,屏后應有兩個通向本室或其他房間的出口,其間距不宜大于20m。 ×
351 電工產品的質量和使用壽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絕緣材料的理化性質。 ×
352 絕緣物在強電場等因素下,完全失去導電性能的現象稱為絕緣擊穿。 ×
353 對絕緣電阻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來說,高壓較低壓要求高。 √
354 高壓線路和設備的絕緣電阻一般應不低于500MΩ。 ×
355 電氣工程的安全用具分為兩大類:基本安全用具和輔助安全用具。 ×
356 在高壓電工操作中,絕緣手套和絕緣靴可作為基本安全用具使用。 ×
357 在電氣設備和線路的檢修中,掛接臨時接地線是將已經停電、驗電設備的三相導體端短路并接地。 √
358 裝拆臨時接地線時,接地線距離身體不少于30cm。 √
359 在設備檢修、設備試驗等場所通常裝有永久性遮攔。 ×
360 梯子高度不夠時,可以采用墊上臺、凳進行加高的方法使用。 ×
361 梯子下部的警示防撞標志應沿梯腳1m高的范圍,用反光油漆涂成紅、黃相間安全警示色環。 √
362 在梯子上施工,嚴禁用上下拋擲的方式傳遞工具或用品。 √
363 安全色紅色,表示禁止、停止。 √
364 安全色藍色,表示警告。 ×
365 手持電動工具和移動式電氣設備是觸電事故較多的用電設備。 √
366 Ⅱ類電氣設備帶有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設備。 √
367 Ⅰ、Ⅱ類電動工具的電壓一般是380V。 ×
368 Ⅱ類工具比Ⅰ類工具安全可靠,表現為工具體本身除基本絕緣外,還有一層獨立的加強絕緣。 ×
369 Ⅲ類工具即使外殼漏電,因流過人體的電流很小,一般不會發生觸電事故。 ×
370 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應當注意辯認銘牌,檢查工具或設備的性能是否與使用條件相適應。 √
371 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應當注意,電源線應采用橡皮絕緣軟電纜,單相用三芯電纜、三相用四芯電纜。 √
372 手持電動工具帶電部分與可觸及導體之間的絕緣電阻Ⅱ類設備不低于2MΩ。 ×
373 電源通過電氣設備及線路轉化為熱能,并成為著火源所引起的火災,稱為之電氣火災。 √
374 著火的電氣設備可能帶電,撲滅時若不注意就會發生觸電事故。 √
375 切斷電源的地點要選擇適當,防止切斷電源后影響滅火工作。 √
376 泡沫滅火器可用于帶電滅火。 ×
377 對架空線路等空中設備進行滅火時,人體位置與帶電體之間的仰角不宜小于45º。 ×
378 充油設備的油,閃點多在130-140℃之間,有較大的危險性。 √
379 在爆炸環境應盡量少用攜帶式設備和移動式設備,但可多安裝插座。 ×
380 當爆炸危險氣體或蒸氣比空氣輕時,電氣線路宜敷設在高處。 ×
381 當混合物中危險物品的濃度達到其爆炸下限的10%時報警裝置應報警。 √
382 保持設備清潔有利于防火。 √
383 配電室允許通過走廊或套間與火災危險環境相同,但走廊與套間應由非燃性材料制成。 √
384 10KV及以下架空線路,嚴禁跨越火災和爆炸危險環境。 √
385 爆炸危險環境的接地從防止觸電的角度考慮不要求接地部位,應實施等電位連接。 √
386 爆炸危險環境的短路保護應有較高的靈敏度。 √
387 接閃桿附設是裝設在建筑物或構筑物層面上的接閃桿,接地電阻不宜超過5Ω。 ×
388 露天裝設的有爆炸危險的金屬貯罐和工藝裝置,必須接地,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Ω。 √
389 35kv及以下的高壓變配電裝置宜采用獨立接閃桿或接閃線。 √
390 有火災和爆炸危險的建筑物和構筑物一般不考慮雷電感應的保護。 ×
391 全長直接埋地電纜供電,入戶處的電纜金屬外殼應接地。 √
392 采用架空線路供電,入戶處裝設閥型避雷器或保護間隙,接地應與絕緣子鐵腳、金具一起接地。 √
393 應當注意,僅僅拉開開關對于防止雷擊是起不了多大作用。 √
394 固體靜電可達200kv以上電壓。 √
395 靜電泄漏有兩條途徑:表面電阻、體積電阻。 ×
396 靜電安全防護主要是對高電壓和小電流的防護。 ×
397 靜電引起爆炸和火災的條件之一是由各種混合物存在。 ×
398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消除導體上的靜電。 √
399 增濕的方法不宜用于消除高溫環境里的絕緣體上的靜電。 √
400 一般來說,觸電事故的共同原因是安全組織措施不健全和安全技術措施不完善。 √
401 合理的規章制度,是保障安全生產的有效措施。 √
402 使用中的電氣設備,應定期測定其接地電阻。 ×
403 在電氣設備上工作,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為: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工作監護制度、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制度。 ×
404 工作票填寫一式兩份,一份必須經常保存在工作地點,由工作負責人收執,另一份由值班員收執,按值移交。 √
405 兩個電氣連接部分或一個配電裝置全部停地,則所有不同地點的工作,可以發給一張工作票。 ×
406 工作票簽發人不得兼任該項工作的工作負責人。 √
407 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可以簽發工作票。 ×
408 工作許可人(值班員)不得簽發工作票。 √
409 監護人一般由工作負責人擔任。 √
410 只有在同一停電系統的所有工作票結束,拆除所有接地線、臨時遮攔和標識牌。恢復常設遮攔,并得到值班調度員或值班負責人的許可命令后,方可送電。 √
411 保證檢修安全的組織措施主要是指停電、驗電、掛臨時接地線、設置遮攔和標示牌等安全組織措施。 ×
412 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正;顒臃秶c帶電設備的距離10kv及以下≥0.35m。 √
413 帶電部分在工作人員后面或兩側無可靠安全措施的設備時應必須把各方面的電源安全斷開,使各方面至少有一個明顯的斷開點。 √
414 驗電前應先在有電設備上進行試驗,以確認驗電器良好再驗電。 √
415 接地線可以用纏繞的方法進行接地或短路。 ×
416 室外高壓設備的圍欄上應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提示類標識牌。 ×
417 在檢修地點應懸掛“從此上下”的提示類標識牌。 ×
418 倒閘操作就是將電氣設備中的開關拉開或合上。 ×
419 雨天操作室外高壓設備時,絕緣桿應帶有防雨罩。 √
420 嚴禁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 √
421 高壓倒閘操作應填用操作票。 √
422 僅事故處理、拉合開關的單一操作,無需辦理操作票。 √
423 操作票上應填寫編號、操作開始時間、操作終了時間、操作任務、操作順序、操作項目、備注、并應有操作人、監護人、值班負責人等人的簽名。 √
424 操作票應填寫設備的雙重名稱,即設備名稱和編號。 √
425 觸電分為電擊和電傷兩類。 √
426 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內部,對人體器官造成的傷害。 √
427 按照發生電擊時電氣設備的狀態,可分為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 √
428 接地電網的單相觸電危險性比不接地的電網的危害性小。 ×
429 兩相觸電危險性較單相觸電大。 √
430 跨步電壓觸電為間接接觸電擊,接觸電壓觸電是直接接觸電擊。 ×
431 一般距接地點20m以外可認為地電位不為零。 √
432 在接地故障點進行檢查時,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m以內。 √
433 電傷是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直接造成的傷害與電的機械效應無關。 ×
434 電灼傷一般分為電烙印和皮膚金屬化。 ×
435 直流電弧的燒傷較交流電弧輕。 ×
436 電流灼傷一般發生在高壓設備或高壓線路上。 ×
437 電弧灼傷一般發生在高壓設備或雷電放電時。 ×
438 機械傷害與電流作用引起的墜落、碰撞等傷害是不一樣的。 √
439 電擊傷害嚴重程度主要與電流大小與通電時間長短有關。 √
440 感知電流可能導致高處作業過程中的墜落等二次事故。 √
441 擺脫概率99.5%時,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擺脫電流約為9mA和6mA。 √
442 通常把引起心室顫動的最小電流值則作為致命電流的界限。 √
443 人體電阻的數值主要決定于電流的通路。 ×
444 工頻電壓220V作用下的人體電阻只有50V時的一倍。 ×
445 觸電時間大于一個心臟周期,則發生心室顫動的機會加大,電擊的危害加大。 √
446 電流從左手到前胸的路徑是最危險的。 √
447 相同條件下,直流電比交流電對人體的危害較大。 ×
448 高頻電流比工頻電流更容易引起皮膚灼傷。 √
449 高壓觸電事故比低壓觸電事故多。 ×
450 錯誤操作和違章作業造成的觸電事故多。 √
451 觸電后,爭分奪秒,立即就地正確地搶救是至關重要的。 √
452 救人時確保自身安全,防止自己觸電,盡可能單手操作。 √
453 高壓觸電時,不能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去撥開高壓線,應與高壓帶電體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防止跨步電壓觸電。 √
454 觸電者神志不清,應在10s內完成“看、聽、試”作出判斷。 ×
455 發現人觸電切斷電源后,應立即通知醫院派救護車來搶救。 ×
456 發現人觸電切斷電源后,在現場的人員應立即根據觸電者受傷情況采取相應的搶救措施。 √
457 脫離電源后,觸電者神志不清醒,應讓觸電者就地平臥安靜休息,不要走動。 √
458 觸電者心跳停止,同時呼吸也停止或呼吸微弱,應立即進行人工胸外心臟的按壓。 ×
459 腦細胞對缺氧最敏感,一般缺氧超過2min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導致腦死亡。 ×
460 人工呼吸救護人員吹氣前應先深吸一口氣,保證有足夠的氧氣進行救護。 √
461 吹氣要均勻,將吸入的氣全部吹出,時間約2s,再讓傷員自行將氣呼出,時間約3s。 ×
462 人工胸外心臟按壓是按壓胸骨上半部。 ×
463 用人工呼吸、心臟按壓對傷員進行搶救,要立即、就地、正確、持續搶救。 √
464 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搶救,也不得隨意中斷搶救。 √